項次 |
計畫項目 |
實施內容與說明 |
辦理時間 |
辦理單位 |
量的分析 |
質的分析 |
場次 |
人次 |
滿意度 |
實施成效(含滿意度評估) |
改進事項/饋意見 |
1 |
桃園市「110學年度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學校課程計畫」審查計畫(檢視) |
1. 110學年度國民中學學校課程計畫審閱備查。
2. 110學年度國民小學學校課程計畫審閱備查。 |
2020-08-04 2020-09-04 |
國小總召組 |
1 |
50 |
0% |
經教育局審閱備查後,請各校將學校課程計畫於110年8月20日(星期五)前於學校網站首頁公告,俾利家長學生查詢。 |
1. 學校課程總體架構 4-5 法律規定之議題內容加註環境教育議題。
2. 各年級彈性學習節數/課程計畫國小 10-1-3,國中 10-2-3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及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列於課程計畫表件一併上傳。
3. 全校行事曆 12-1 國小加註在地化課程、交通安全教育;國中加註交通安全教育。
4. 校外人士協助之部定或校訂課程 16-1 校外人士協助教學之課程及教材,原授課教師應事先與校外人士討論,並納入學校課程計畫。
1. 國民中小學學校課程計畫全數採用線上審查方式進行,由邱明義組長及廖釗概老師協助線上審查平台之建置及管理。
2. 各委員確認各組學校依期限內上傳學校課程計畫並完成初審,如學校仍有修改需求,請各審查委員親自聯絡初審未通過學校之教學組長或教務主任,根據建議進行修改。 |
2 |
109年度國中教育會考分析工作坊(檢視) |
1.請各校填報國中會考成績自我檢核表。
2.針對會考成績及自我檢核表內容,辦理國中教育會考分析工作坊。
3.結合輔導團到校輔導措施,提供重點學校教學及評量設計協助。 |
2020-10-06 2020-10-06 |
國中總召組 |
1 |
116 |
0% |
1.結合全國國中教育會考檢測,以瞭解本市國中學生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社會及自然科學學力。
2.由國教輔導團解析教育會考試題並研擬教學輔導建議。
3.將會考試題解析及教學建議分享予各校,以便現場教師進行有效教學及多元評量。 |
1.副局長親自主持,以理性邏輯思維。
2.現場頒發會考整體學力表現優異、提升學生學力表現成效顯著學校獎狀,足資鼓勵。
3.各國中校長、教務主任參加踴躍,可見各校努力讓學生在會考獲得佳績的急切希望。
4.由輔導團研擬解析並提供教學意見,展現輔導團的領域教學專業。
5.安排減C成效卓著學校分享,提供各校實務可行的教學策略及行政作為。
6.本工作坊具有專業對話機制效果,是同儕協作學習的極佳方式之一。
1.副局長、科長、股長全程參與展現教育局高度重視教育的態度。
2.能透過輔導團科學化的數據分析、可行性的策略建議,精進有效教學與多元評量能力。
3.能藉由他校成功案例的分享,點燃增A減C的教學熱情、啟動模仿創新的嘗試。 |
3 |
媒體素養教育工作坊實施計畫(檢視) |
培訓媒體素養教育種子教師,培養使用媒體、思辨媒體、近用媒體的行動轉化與實踐。 |
2020-12-02 2020-12-02 |
中教科 |
2 |
14 |
0% |
表單回應圖表。題目:五、能更將課程運用在教學現場中,是一場收穫滿滿的研習。回應數:9 則回應 |
一、研習人數不如預期
本案依照去年執行概算每場次編制100人參與研習,實際參與僅有14人,導致執行狀況不如預期。
二、因疫情之故取消辦理研習
因應疫情影響,本案5/21媒體素養工作坊第二場次取消辦理,直接影響本案五成的執行率。
三、檢討與改進
1.需加強行銷宣傳該領域研習,增進教師參與動機。
2.結合校內研習,培養「媒體素養」,才能真正判別資訊、識讀媒體,分辨出事實真相之能力。
1.能更將課程運用在教學現場中,是一場收穫滿滿的研習。
2.課程中的菜鳥編輯手,是老師可以直接運用在課堂中的一門實作課程。
3.有效培養孩子的「媒體素養」─媒體識讀之能力,揪出新聞裡的魔鬼。 |
4 |
109學年度國小校長專業成長研習實施計畫(檢視) |
(一)建構學校課程發展機制,落實學校本位課程,引導課程評鑑走向。
(二)提升行政支援教學能量,策動課程創新機制,增進學校教學效益。
(三)強化校長課程領導知能,培養教學專業素養,落實計畫推動與執行。 |
2021-05-04 2021-05-04 |
小教科 |
1 |
90 |
0% |
(一)能落實學校「精進教學」課程發展之推動。
(二)能提昇行政系統能力支援學校課程計畫及學校課程發展之推動策略,提昇學校整體教學效益。
(三)能增進全市校長對學校課程經營與發展之課程領導能力,提昇全市國小課程發展。 |
1.未能夠確實控管報到人數,經費概算難以掌控。
2.希冀未來課程內涵有實作體驗。
1.課程紮實,能夠將實驗小學管理模式應用於領導現場。
2.從實驗教育引發各校校本課程的思考及規劃,實屬難得之研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