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 |
起:
2019-03-21 迄:
2019-05-02 |
領域/議題 |
藝術_國中 |
活動分類 |
|
活動對象 |
國中小教師 |
活動場次 |
0 |
參與人次 |
35 |
活動名稱 |
分區到校輔導_過嶺國中場 |
課程及講師 |
陳慧雯老師_表演藝術_ |
實施內容 |
本次分區到校輔導,以表演科目為主。上學期安排分區到校輔導聯繫,進而在本學期可以及早開始進行共同備課。單元為亞洲音樂通,共同備課的組成人員,為音樂科目。
同科目教師針對音樂科目教材、教法、教師與學生流程與分組進行討論。
根據共同備課,輔導員跟進,交換課程實施的建議,老師進行課程調整與教案微調。
公開觀課過程:參加教師觀課教師為區域內學校,及受訪學校校內教師,說課15分鐘,進行說明課程重點、學生特色重要注意事項、進行觀察重點。
教師進行課程準備時間,輔導團專輔簡介本輔導團、專業成長、學習社群介紹、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及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方法介紹。
觀課時間在手冊當中介紹觀課須知,請老師可以把手機靜音或關機、觀察的對象群組,教師分組觀察學生學習。
議課,分組教師,討論後進行分組一位教師發表,其他老師補充。
綜合討論總結。 |
備註說明 |
|
相關連結 |
|
學員意見 |
表演藝術課程與學習活動,觀課過程大家在面對學生問題時,分組觀察詳加紀錄,可以回饋問題設計當中,提問、課程設計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反應,同時能夠讓同組的教師,發現彼此的書寫紀錄,更能夠提供教學者,對該課程、該班級平常行為的比較。 |
成效評估 |
1.共同備課的成效,進行同科討論,傳遞學思達、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等目前常見的教學策略。
2.共同經歷備觀議,讓公開觀課的種種歷程,一起體驗。因應未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改革政策,每位教師將會進行公開觀課的體驗。
3.宣導國教輔導團藝文輔導團,組織目的與近期活動。相關的研習、開發課程學習社群及專業成長主題。
4.感謝各校行政的協助,能與領域共創更多新課綱接下來的相關準備。 |
檢討改進 |
觀課過程大家在面對學生問題時,分組觀察詳加紀錄,可以回饋問題設計當中,提問、課程設計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反應,同時能夠讓同組的教師,發現彼此的書寫紀錄,更能夠提供教學者,對該課程、該班級平常行為的比較。
到校輔導說明紀錄
(1) 確定日期時間(是否和段考日期或校內活動撞期)。
(2) 留學校協助聯絡人的電話與信箱。
(3) 留本輔導團通知人的聯絡電話與信箱。
(4) 到校輔導和校內每學期之例行教學演示活動做結合,不需另找教學公開觀課教師。
(5) 提供教學公開觀課教師名單、職稱、公開觀課科目(直接告知或電子郵件回報)
(6) 告知共備日期(會另發文)及到校輔導當日大概流程。
著重點在於進行備課,備課的過程才可以實際學習到討論課程及課程設計流程的重點。
(7) 為提升教師專業知能和維持學生學習品質,從104學年度開始,藝文輔導團的到校輔導訪視模
式以「共同備課、觀課、議課」為主。
(8) 以往的教學觀摩著重在「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觀察重點為教師之教學能力,且多由授課教師
進行獨立備課,對於教師而言是極大的壓力。「共同備課、觀課、議課」則有別於傳統的教
學觀摩,此模式著重於前端「共同備課」,期望藉由教師群體的腦力激盪,設計出更好的教
學流程,減輕個別教師獨立備課之負擔,並能有效提升教師專業。
(9) 「觀課」的重點並非「教師如何教學」,而是「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因此輔導團建議演示
教師將全班分成6-8組(每組3-4名學生最佳),融入「分組合作學習」的精神,輔導團員則坐
在各學生小組內,實際觀察、記錄學生的學習實況。
(10) 教學成果可逕行參加該年度之桃園市優良教學示例競賽。
以上是提供大家做為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