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日期 | 起:
                            2018-10-24 迄:
                                                    2018-10-24 | 
                      
                        | 領域/議題 | 本土_國小 | 
                      
                        | 活動分類 |  | 
                      
                        | 活動對象 | 國中小教師 | 
						
                      
                        | 活動場次 | 1 | 
                      
                        | 參與人次 | 14 | 
                      
                        | 活動名稱 | 生活的環境 | 
                      
                        | 課程及講師 | 夏福蔭老師 | 
                      
                        | 實施內容 | 教學流程以分組活動來進行,輔導團及本校老師先行說課後再進行分組觀課,在觀課的進行中老師要注意觀察組別學生中學習的情形。再則就在議課中來做饋與反思! | 
                      
                        | 備註說明 | 本校為小校6班 | 
                      
                        | 相關連結 |  | 
                      
                        | 學員意見 | 本校非常感謝本土語輔導團到校輔導本校中年級閩南語的備觀議課,讓在校的老師收穫良多!也感受到本土語輔導團在這塊領域非常的專業,能把最好的資訊傳授在這靠海邊的的小校,也讓授課的老師激勵自己在專業上的激進,更了解本土語是需要傳承與文化的延續及精進! | 
                      
                        | 成效評估 | 觀課重點為教學技巧之掌握及學生聽講時的表現。召開觀課前會議,讓觀課者了解學習目標、教學流程、班級特性及關切焦點,最後再進行觀課分組,並遵守觀課倫理。 期許用自己的眼,學習他人優點;用他人的眼,檢視自己教學盲點。透過『協同學習觀課紀錄表』做質性描述—軼事紀錄(學生學習瓶頸或特殊表現)、觀課者回饋(思齊及內省),量化紀錄—教師教學情形、學生學習風景,並提供教學者自我增能的資訊.
 | 
                      
                        | 檢討改進 | 本土語輔導團到校指導,首先肯定感謝教學者的用心。此份教學設計以現有教材進行教學, 就單元學習目標而言,希望學生能達到正確用閩南語讀出建築物名稱,建議以遊戲方式進行發展活動,透過電子書撥放,讓學生能學到標準的音讀,以達練習之效。
 3.	本節教學引起動機部分,當開放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時,建議教學者多鼓勵學生以閩語敘述,再輔以說明及指導。
 4.	原教案設計之活動時間安排,似乎不妥善。建議【牛仔對決】遊戲可延長時間,【比手畫腳】遊戲縮短,「聽看覓」兩檢測活動可縮減為一個,另一個則留待第三節課再進行,藉此複習上節學習重點。而十分鐘安排也可縮短,多餘時間移至綜合活動時,加強指導學生以閩語漢字來習寫本課重點語詞。
 5.	本節演示為第二節課之設計,教學重點在於語詞的認讀與理解,安排兩個有趣的遊戲,讓學生快樂學習,聽清楚、說明白,是個很棒的教案設計及活動規劃。
 6.	一個成功的教學活動,一個優秀的教學設計,取決於教學者的法寶與撇步,如何讓學生有所期待,進而積極參與其中、認真以對,才是訣竅及重點。因此關於第三節課音標練習,本土語輔導團建議教學者勿只是播放電子書讓學生跟著讀念,而是希望教學者以口示方式,讓學生觀察聽辨,亦可透過『讀唇語』活動,增添趣味,讓學生願意接受挑戰,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及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