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教學活動成果(到校輔導)

回上一頁

活動日期 起: 2021-10-07 迄: 2021-10-07
領域/議題 數學_國小
活動分類
單一領域到校輔導

年度:110

活動對象 國小教師
活動場次 0
參與人次 17
活動名稱 桃園市110學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團國小數學領域到校輔導-埔頂國小場
課程及講師 從學力檢測看素養導向評量/輔導團員4人
實施內容 1.以109年度本市學力檢測成果,介紹三~五年級的檢測成果,討論檢測的方向和重點,讓老師知道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果,調整教學方向。
2.分年段分別介紹檢測成果,並舉試題例子讓老師知道試題類型,如何建立學生的數學概念,而非重於計算解題。
3.介紹不同類型的評量方式,比較其優缺點,建議教師在出題時可以有基本的想法和比例來出題,比較符合素養導向評量試卷。
備註說明
相關連結
學員意見 1.對於學生的學力結果,透過分析,可以知道學生檢測項度的結果,知道需要加強教學的重點為何。
2.學生自行操作可以幫助理解數學抽象概念及奠基,課堂中要多讓孩子自行操作附件及教具。
3.我們雖然知道要孩子操作,但仍會擔心孩子的能力,習慣帶著孩子操作。
4.素養導向評量要符合生活情境化,但可能會反而讓有些沒有相關經驗的孩子被誤導。
5.要問出好問題的確是在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可以幫助孩子概念的釐清及建立。
成效評估 1.以學力檢測成果的數據化,讓老師能清楚看到學生教學的重點及學生學習成效好和待加強之處。
2.以實際操作演練,讓老師模擬上課情境,對於讓學生課堂操作重要性更有感。
3.老師會讓學生有更多實做的基會,減少講述式的灌輸。
檢討改進 1.以數據可以得知學生在程序過成的檢測成績較佳,也就是計算和演練的學習成效好,但概念理解則較弱。
2.上課中老師也常有教具操作,但容易是老師先示範,學生模仿,比較難由學生自己透過發現而建立概念。
3.老師可以經由對學生有效提問,引起孩子探究的動機。
4.素養導向的評量要生活情精化,但不是大篇幅的文字敘述,造成閱讀負擔。同時也要注意不因為生活情境而忽略要評量的數學概念。
5.課本的練習幾乎都是素養導向題目,出題時要貼近的是孩子的生活經驗,而非流行事物或大人熟悉的生活情境。例如超商購物幾乎人人可為,但加油折扣則非孩子的購物經驗。
6.在一份評量中,老師不用太有壓力,平常的試卷再加入10%左右的素養導向閱讀題就足夠了。
7.另有建構式反應題,請孩子寫下解題過程,會更容易看到孩子的解題邏輯和概念迷思,可於每次出題外加一題當加分題,最好使用時機還是形成性評量。
附件:核定公文
附件管理 files0913公文
附件:計畫
附件管理 files桃園市110-04數學領域輔導小組團務計畫(Final)
附件:課程講義
附件管理 files1.109學力檢測成果概說
files2.學力檢測試題解析與教學探究(三年級)
files三年級講義1
files三年級講義2
files3.學力檢測試題解析與教學探究(四年級)
files四年級講義
附件:活動照片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