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簡介
各輔導小組
輔導團簡介
團員總名冊
訊息
最新訊息
輔導團行事曆
相關研習活動
領航中心場地借用
夢N活動照片
常用連結
成果
精進教學計畫成果
112學年度課程與教學成果
111學年度課程與教學成果
110學年度課程與教學成果
109學年度課程與教學成果
桃園市總綱領綱講師名單(110學年度最新彙整)
專家人才庫
數位教材資料庫
舊成果資料(2016前)
下載專區
教學
112學年度課程計畫
111學年度課程計畫
110學年度課程計畫
109學年度課程計畫
108學年度課程計畫
桃園智學吧
英語語音互動課程
素養導向命題
111學年素養導向命題
112學年素養導向命題
學校填報
團員登入
精進教學活動成果(到校輔導)
【
回上一頁
】
活動日期
起: 2024-12-06 迄: 2024-12-06
領域/議題
國中_科技
活動分類
分區輔導
年度:113
活動對象
國中教師
活動場次
0
參與人次
20
活動名稱
國中科技輔導團113-1分區到校輔導合併國中圈第四群組-內壢國中場次
課程及講師
高翊峯老師、陳嬿竹老師
實施內容
政策說明
意見發表
團員回饋
備註說明
相關連結
學員意見
AI相關內容:
學生對AI主題較有興趣,建議增加相關課程或活動內容。
程式設計課程的回饋感較低,需設計更有趣或實用的應用場景,提升學生參與感。
雙語教育挑戰:
生活科技課已開始雙語化,預期藝能科將面臨相同要求。
需要準備雙語教案及適合的教材,避免被動應對雙語化需求。
學生參加比賽意願低:
缺乏誘因(如獎金、獎勵)讓學生願意主動參加比賽。
學生需兼顧多場比賽及課業,經常因時間衝突而影響意願。
教師負擔過重:
教師主要職責為教學,卻需負責多項比賽帶隊,超出工作範疇。
教師數量不足,導師需兼顧班務及比賽,導致工作壓力加重。
假日與放學後時間被佔用,教師難以平衡工作與生活。
成效評估
良好
檢討改進
課程內容:
設計以AI為主題的創新課程或專題,結合生活應用,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供學生更多實作機會,例如AI工具的應用或簡單的AI模型建構。
設備與經費:
爭取校方支持,提出具體生科教室維修及設備需求清單,申請專項經費。
電腦教室應定期盤點,確保設備符合教學需求,並向教育局申請補助。
比賽管理:
分流管理:
依學生興趣與能力進行比賽分流,減少無效參賽。
排定比賽時間表,盡量避免衝突。
教師負擔:
尋求外部專業人員協助帶隊,減輕教師壓力。
設立專責比賽管理的行政人員,協助處理報名、時間安排等事務。
增加獎勵:
提供學生實質獎勵,如學校內表揚、績效獎勵或額外學分認證。
雙語課程準備:
提早規劃雙語課程培訓,設計合適的教材,與現有雙語科目合作交流經驗。
附件:核定公文
附件管理
公文
附件:計畫
附件管理
計畫
附件:課程講義
附件管理
教育部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版1130822
附件:活動照片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