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教學活動成果

回上一頁

活動日期 起: 2024-10-16 迄: 2024-12-11
領域/議題 藝術_國小
活動分類
輔導小組團務 輔導員教學研究學習社群

年度:113

活動對象 國小教師
活動地點 跨聲藝文空間、中壢區自立國小
活動場次 4
參與人次 60
活動名稱 113-1跨校社群工作坊(音樂類)-擊樂合奏真有趣
課程及講師 張方鴻、吳政君、鄧婉芸
實施內容 第一場 打擊出趣教學體驗(張方鴻 老師):
認識專業打擊音樂教室的設備跟樂器;研討打擊樂器如何融入課程。

第二場 木箱鼓風格演繹實作(吳政君 老師):
學習木箱鼓拍打技巧,與研究木箱鼓如何融入藝術課程。

第三、四場 鼓動生活藝啟來(鄧婉芸 老師):
探討何種樂器適合國小學生入門學習音樂節奏,以及如用生活週遭的物品來進行音樂節奏的教學,並能利用肢體配合節奏產生肢體律動。
備註說明
相關連結
滿意度 93.7
學員意見 第一場 打擊出趣教學體驗(張方鴻 老師):
(1)非常喜歡,謝謝你們的用心。
(2)很棒的活動,謝謝。
(3)非常感謝,能和大家在短時間之內合奏一曲真是太開心了。
(4)還有其他小的打擊樂器沒介紹,我也忘了問。謝謝老師詳盡的介紹,很棒,鼓類可以像鍵盤類讓大家打打看,後面沒有大合奏沒關係。打擊可以延伸,不過很可惜後面的課程因校內有其他一定要參加的研習,所以無法參與。
(5)謝謝講師用心的教導。
(6)很棒!我很喜歡。感謝講師分享,打擊樂器的運用在教學上也有一些啟發,也讓我渡過一個美好的下午!希望有會組織與經營兒童節奏樂隊相關的培訓。
(7)對各個打擊樂器有更多的了解,引發對這些樂器的好奇感受,最後一起合奏很有趣~~。

第二場 木箱鼓風格演繹實作(吳政君 老師):
(1)謝謝輔導團請到明星講師,讓我認識一個新樂器。心靈打鼓現在很重要。
(2)非常棒。老師的教學引導語很棒。希望有機會學習打擊樂。
(3)能夠有持續的木箱鼓研習。講師的說明很適合非音樂領域的我,楊老師能夠邀請到重量級的講師,也希望不要只有這一次。希望能學習阿卡貝拉和電子琴的應用。
(4)非常棒。謝謝輔導團用心安排。
(5)大家辛苦了。講師-政君老師,木箱鼓太強了!
(6)謝謝大家參加。講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並能讓學員樂在其中,讓整場研習學習愉快。
(7)感謝主辦老師的投入,舉辦優質研習。講師深入淺出的指導,獲益良多,談吐幽默風趣,接納不同專業的學員,直得學習。
(8)氣氛非常的融洽很開心來學習。很喜歡教師營造的氛圍。希望能有直笛的相關課程。

第三場 鼓動生活藝啟來(鄧婉芸 老師):
(1)很好玩。很實用。
(2)這次研習介紹到了許多小樂器的使用方法,也都有讓我們實際操作,我覺得很有趣。
(3)教學內容活潑,可以跨領域延伸。將節拍教學呈現多樣性。認識很多打擊樂器,也介紹如何製作雷聲筒。老師的教學巧思很能觸及現場教學教師的共鳴。期待鄧老師能持續分享打擊樂器之應用。
(4)次可以實施一堂實作小樂器的課程。講師將教學方式、教材、影片分享給我們,讓我們能身歷其境感受課程的樂趣並吸取經驗,能夠增進我們的教學方式,更能跳脫自己的框架,於我們而言真的是獲益良多! 希望之後還有類似的研習活動。想了解音樂與視覺藝術要如何在課堂上做結合。
(5)若能將音樂與表演藝術做結合,相信課程會更有意思。教師對打擊樂的造詣佳,不藏私分享。課程內容可實際運用於現場教學,收穫豐富~感恩~。希望能邀請多元創意並能將藝術領域(視覺、表演、音樂)做整合的,或將藝術與其他領域、議題、科技做跨域整合的。
(6)喜歡老師實作練習與課程,感恩輔導團的用心。有許多打擊樂器可以實際操作很有趣。
(7)4樓廁所的指示動線,沒有很清楚,若能有所標示會更好。即使只是小樂器的合奏,講師也細心講解使用方式並親自示範,很感謝。體會到生活物品皆樂器:洗衣板代替刮葫物盡其用;響板可以用鋤頭的木柄來製作,非常另類令人印象深刻。有激發出教學靈感,今後上課可以應用在學生身上。這種打擊樂、合奏的課程很不錯,可以多舉辦推廣。
(8)今天講師使用小樂器,運用到歌曲上面,讓學生可以練習二部合奏這個部分覺得很適合,二部合奏可以讓學生練習專注及節奏還有與同學間的團隊合作是很有幫助的,且相信學生會很喜歡節奏練習。感謝講師今天分享小樂器的使用。今天最受用的是鈴鼓的練習,把鈴鼓當成手鼓練習節奏是很有趣的練習,也可以訓練反應,對於這個練習特別的印象深刻也喜歡,也期待下次的課程。感謝講師今天分享樂器的運用及實際操作,日後會把今天課堂內容帶進我的音樂課程裡來運用的,感謝講師。希望下次上課的音感鍾及音律管有更多遊戲方式帶進課程,期待下次課程。希望有機會可以舉辦跟音樂治療相關的課程。課程設計是可以簡單的運用到課程來使用。謝謝講師今天精彩的課程,最後感謝今天所有參與的老師,校長,還有自立國小的場地,感謝。

第四場 鼓動生活藝啟來(鄧婉用芸 老師):
(1)非常感恩。讓我認識旋律鐘與律音管的打擊方式,可以帶到教學現場。希望有機會請趙偉峻老師教巴西鼓,音樂律動。
(2)很棒,謝謝你們的用心。喜歡木箱鼓。請望有更專業的教學。
(3)期待相關研習持續辦理。了解各種樂器的不同功用與配合,也能使用生活周遭的物品進行音樂教學。希望再舉辦阿卡貝拉的研習。
(4)感謝老師讓我們學習到律音棒及手鐘的使用和教學方式~,希望下次可以換其他不同的小樂器。我覺得能用簡單的小樂器教導孩子節奏、旋律、歌唱及敲打方式,甚至能用此活動延展到上台表演,是一件很棒的課堂學習和體驗!可以延展更多不同的樂器、結合不同科技方式,想學習更多多元的教學方式。
(5)謝謝老師介紹律音管及手鐘,剛好學校最近在訂一批樂器,順便把手鐘也一起訂了。
(6)講師親切熱情很會炒熱氣氛。學習用不同的符號表現抽象音符。期望有直笛技巧練習。
(7)打鼓的運用還不賴,可以運用在教學上面。剛好最近在編輯直笛演奏,剛好把鈴鼓跟直笛放在一起表演或者是把鼓棒跟直笛放一起演奏,一定會獲得好評的。感謝講師願意提供研習課程分享給我們表演運用,感謝。音感鐘跟音律管整體節奏+鼓棒運用都非常實用很適合用在教學上面。對於老師預告的音樂桌遊有興趣,AI的部份也是趨勢,期待下學期的研習課程。
成效評估 第一場 打擊出趣教學體驗(張方鴻 老師):
A.參與者反應(滿分5分=非常滿意)
(1)活動主題符合我的需求。平均4.5分。
(2)活動課程內容實用。平均4.8分。
(3)教材選擇合宜。平均4.7分。
(4)講述方式表達正確及恰當。平均4.8分。
(5)多元評量方式運用妥當。平均4.8分。
(6)教學情境安排恰當。平均4.8分。
B.參與者的學習(滿分5分=非常同意)
(1)我能理解跨校社群所分享的教材與訊息。平均4.7分。
(2)我能藉由活動討論產生創新想法與觀點。平均4.7分。
(3)本活動讓我產生具有設計素養導向教案的能力與策略。平均4.4分。
C.參與者使用新知(滿分5分=非常同意)
(1)我願意將活動所學應用在教學現場之中。平均4.7分。
(2)我願意將活動所學帶回學校進行分享。平均4.7分。


第二場 木箱鼓風格演繹實作(吳政君 老師):
A.參與者反應(滿分5分=非常滿意)
(1)活動主題符合我的需求。平均4.8分。
(2)活動課程內容實用。平均4.8分。
(3)教材選擇合宜。平均5分。
(4)講述方式表達正確及恰當。平均5分。
(5)多元評量方式運用妥當。平均4.8分。
(6)教學情境安排恰當。平均4.8分。
B.參與者的學習(滿分5分=非常同意)
(1)我能理解跨校社群所分享的教材與訊息。平均4.8分。
(2)我能藉由活動討論產生創新想法與觀點。平均4.8分。
(3)本活動讓我產生具有設計素養導向教案的能力與策略。平均4.7分。
C.參與者使用新知(滿分5分=非常同意)
(1)我願意將活動所學應用在教學現場之中。平均4.8分。
(2)我願意將活動所學帶回學校進行分享。平均4.8分。


第三、四場 鼓動生活藝啟來(鄧婉芸 老師):
A.參與者反應(滿分5分=非常滿意)
(1)活動主題符合我的需求。平均4.8分。
(2)活動課程內容實用。平均4.8分。
(3)教材選擇合宜。平均4.7分。
(4)講述方式表達正確及恰當。平均4.8分。
(5)多元評量方式運用妥當。平均4.8分。
(6教學情境安排恰當。平均4.8分。
B.參與者的學習(滿分5分=非常同意)
(1)我能理解跨校社群所分享的教材與訊息。平均4.9分。
(2)我能藉由活動討論產生創新想法與觀點。平均4.8分。
(3)本活動讓我產生具有設計素養導向教案的能力與策略。平均4.8分。
C.參與者使用新知(滿分5分=非常同意)
(1)我願意將活動所學應用在教學現場之中。平均4.9分。
(2)我願意將活動所學帶回學校進行分享。平均5分。
檢討改進 (1)之後活動會場動線標示,可標示更清楚。
附件:核定公文
附件管理 files桃園市113學年_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藝術領域分團運作計畫_公文
附件:計畫
附件管理 files桃園市113藝術領域輔導小組運作計畫_國小組_跨校社群
附件:活動照片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