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教學活動成果

回上一頁

活動日期 起: 2024-09-19 迄: 2025-01-09
領域/議題 藝術_國小
活動分類
輔導小組團務 團員專業成長活動

年度:113

活動對象 輔導團成員
活動地點 同安國小
活動場次 8
參與人次 98
活動名稱 113-1輔導團專業成長暨團務會議
課程及講師 羅亭惠、游裕德、鍾任樑、呂承育、胡正誼、江彩鳳、林仁亞
實施內容 第一場 生活陶藝創作:
學習絞胎水杯的製作技巧,使用兩種顏色之土料混合製作的一種陶藝技巧(使用台灣陶土與日本白色瓷土),可以創作出像大理石般自然紋理的水杯。

第二場 藍晒教學與欣賞:
藍曬技法不只在照片的複印,也作為現在所熟知藍晒圖工程圖表的量產也有重大的貢獻。學習如將藍晒技巧運用於課程上。

第三場 創新傳藝-偶戲表演:
介紹杖頭偶、懸絲傀儡偶、手套偶、皮影偶等各類戲偶的介紹,以及布袋戲偶的操作技巧與其跨域教學的運用。

第四場 藝術教材教法研討:
藝術課程以藝術家夏卡爾的作品為主軸,進行校園布置,並搭配SDGS,是提供教師思考如何整合校園的資源,達到自發、互動、共好之精神。

第五場 新竹州圖書館參訪:
新竹州圖書館建立於1925年,是日治時期台灣北部僅有的獨棟公共圖書館,由日本建築師宇敷赳夫設計。圖書館的建立是作為1923年日本皇太子造訪新竹的紀念,因此可以在建物玄關上看見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紋章。新竹州圖書館在1950年代左右是當地重要的公共建物,藏書豐富,亦保存了珍貴文獻,乘載了地方的文史記憶。

第六場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參訪_蝶夢璀璨-透視光影變奏:
本次展覽「蝶夢璀璨-透視光影變奏」融合莊子的哲學理念與現代藝術創作,以玻璃為主要媒材,透過藝術的多元形式詮釋,重新探討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模糊界線,並展開一場視覺與心靈的對話,探索生命的真實與幻象、轉變與對立。

第七場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參訪_新說小百科: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新說小百科」為題,在《漢聲小百科》登場滿40年的時刻,將其視為具時代感的檔案,與過去的歷史相遇,並邀請8組藝術家/團隊回訪「小百科」所曾帶來的知識並與之對話,展覽以「咦!這是…物語百想」以及「上天入地,我的家!」兩條探索路徑展開,藝術家各以當代藝術創作去向「地方」、「世界」和「未來」關懷或提問,並透過獨特的個人經驗和多變的藝術形式「新說」知識可供自由觀看的視角。

第八場 速寫與透視:
指導如何將眼前的事物快速描繪下來,並且指導上色技巧(先上色彩,再上明暗)。
備註說明
相關連結
滿意度 97.0
學員意見 第一、二場《生活陶藝創作》暨《藍晒教學與欣賞》
(1)藝術形式無遠弗屆~。藍晒實在是太有趣又實用,帶孩子進行課程做出來的作品可以和生活結合,真的非常符合藝術素養的導向~。
(2)很有收穫,謝謝!
(3)學會如何用瓷土與陶土的特性,燒出特殊的紋路。


第三、四場《創新傳藝-偶戲表演》暨《藝術教材教法研討》
(1)如果有機會可以嘗試演演看。操偶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操偶者必須要把自己當成偶,想像自己是偶在戲台上演出,真是不簡單。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藝術從有形到無形感知是需要時間去累積的~。希望有機會舉辦有關跨域整合性的活動。
(2)偶戲課程體驗十分棒,講師講解十分生動有趣,但操偶技巧,非一蹴可幾,所以課後要多加練習,才能內化。藝術教材課程融入校園布置,並搭配SDGS,是提供教師思考如何整合校園的資源,達到自發、互動、共好之精神。


第五、六場《新竹州圖書館參訪》暨《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參訪_蝶夢璀璨-透視光影變奏》
(1)謝謝胡校長用心安排。多元體驗課程,受益良多。
(2)結合在地化藝術活動更深入探討與了解,讓團員增能並瞭解各地區的文化與歷史。感謝藝術輔導團規劃有深度與意義的參訪活動,啟發更多藝術教育融入課程的想法。
(3)特色藝術場館可以作為學校戶外教育規劃的好去處之一。謝謝正誼校長帶我們到新竹州圖和玻工館這麼饒富特色的藝術場館,在寒流來襲的竹塹風吹拂下,依然感受到大夥兒的熱情綻放著。視覺表演或跨域藝術相關。
(4)建議可多舉辦類似的研習活動。透過美的賞析,可增進自身的藝術鑑賞的素養,落實藝術生活化的目標。
(5)藝術行腳多多益善。玻工館展出夢蝶工藝作品,融合不同素材進行燒製組合成的大型作品,在不同色光的照耀下,奪目逼人,但作品當中蘊含的深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玻璃窗內玻璃窗外,陳舊的回憶訴說著往日情懷。感謝胡校長領我們進入玻璃藝術的世界。希望有機會舉辦有關跨領域多元藝術的活動。
(6)活動豐富。


第七、八場《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參訪_新說小百科》暨《速寫與透視》
(1)兒童美術館,參觀時間可再充裕些。林仁亞老師的速寫方式,先上色彩,再上明暗的方式,讓我很受用。
(2)可以安排一整天都是由阿亞藝術家帶我們做城市速寫的活動。藝術教育在各國的概念多少有異同,但強調個人對藝術的感知是相同的。希望有機會舉辦有關藝術跨域多元整合的課程活動。
(3)講師專業的分享收穫良多。
成效評估 輔導團專業成長課程成效總評估。

A.參與者反應
(1)活動主題符合我的需求。非常滿意90%、滿意10%。
(2)活動課程內容實用。非常滿意90%、滿意10%。
(3)教材選擇合宜。非常滿意100%。
(4)講述方式表達正確及恰當。非常滿意90%、滿意10%。
(5)多元評量方式運用妥當。非常滿意90%、滿意10%。
(6)教學情境安排恰當。非常滿意100%。

B.參與者的學習
(1)我能理解研習活動所分享的教材與訊息。非常同意90%、同意10%。
(2)我能藉由活動討論產生創新想法與觀點。非常同意90%、同意10%。
(3)本活動讓我產生具有設計素養導向教案的能力與策略。非常同意80%、同意20%。

C.參與者使用新知
(1)我願意將活動所學應用在教學現場之中。非常同意90%、同意10%。
(2)我願意將活動所學帶回學校進行分享。非常同意100%。
檢討改進 (1)有機會舉辦有關藝術跨域多元整合的課程活動。
附件:核定公文
附件管理 files桃園市113學年_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藝術領域分團運作計畫_公文
附件:計畫
附件管理 files藝術領域輔導小組團務計畫_專業成長(國小藝術)
附件:活動照片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