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 |
起:
2013-01-01 迄:
2013-12-31 |
領域/議題 |
自然_國小 |
活動分類 |
|
活動對象 |
國小教師 |
活動地點 |
環境教育---植物生態 |
活動場次 |
1 |
參與人次 |
6 |
活動名稱 |
校園植物觀察 |
課程及講師 |
校園植物觀察與認識(講師:陳麗娜) |
實施內容 |
1.講師引領學群作校園巡禮,認識校園內植物生態與物種
2.以學校出版的校園生態書為輔,作為主要的參考工具書。 |
備註說明 |
社群目標:忍舐四季常見植物(每季10種,計40種) |
相關連結 |
|
滿意度 |
|
|
平均分數 |
依據個別講師狀況作答 |
1. |
對於此講師授課的滿意度。 |
4.6 |
依據研習整體狀況作答 |
1. |
本研習課程目標明確清楚,有助於教師專業成長。 |
4.6 |
2. |
本研習課程內容充實完整,有助於日後個人教育工作實施之參考。 |
4.6 |
3. |
對於辦理研習單位行政支援配合度的情形。 |
4.6 |
4. |
本研習課程的日期時間安排適宜度。 |
4.7 |
5. |
對於研習場地硬體設備之齊全度。 |
4.7 |
6. |
如果本研習課程繼續開辦,您會推薦同事或朋友報名參加嗎? |
4.6 |
|
學員意見 |
初步以10棵校園大樹做為認識基礎,逐步增加樹種,才不至於囫圇吞棗,影響學習成效。 |
成效評估 |
1.每位同仁皆能達成學習目標
2.除了既定的10種校園樹木之外,同仁們對於植物與昆蟲間(如蝴蝶、蜂)產生密切且相互依存的關係,感到興味盎然。
3.社群同仁能將社群所學,運用於教學上。並引導以人體五種感官來引起學習興趣。 |
檢討改進 |
學群同仁的起點行為不同。剛開始的校園巡禮,直接帶著同仁逐一介紹校園物種,隨即發現成效不顯著。因此,馬上改變以(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五種感官協助引導,果然,大家興趣提升,學習成效也提升了。學無定法,只要能吸引大家學習興趣及成效的方法,都可以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