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計畫項目 |
實施內容與說明 |
辦理時間 |
辦理單位 |
量的分析 |
質的分析 |
場次 |
人次 |
滿意度 |
實施成效(含滿意度評估) |
改進事項/饋意見 |
1 |
國小素養導向評量命題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檢視) |
(一)第一場:素養導向課程示例體驗提問示範、素養導向評量定義與示例,並以AI導入以網頁形式分享評量。
(二)第二場:課程與教學單元提問設計與回饋、
素養導向實作評量設計(含評分規準)。
(三)第三場:學員試題評量規準修訂與回饋、跨科試題分享與回饋、回家任務交代(試題或實作評量施測)。
(四)第四場:學員試教與試題施測結果討論、綜合討論、實例分享與回饋。 |
2024-08-26 2024-11-03 |
國小總召組 |
4 |
360 |
0% |
(一)參與工作坊70%以上的培訓教師,能完成工作坊任務、研發素養導向命題,並修正命題以通過講師審核,取得認證成為本巿素養導向評量命題種子教師。
(二) 培訓教師能將共學共創氛圍及專業知能帶回服務學校擴散分享,促使學校教師編製素養導向評量試題。
(三) 培訓教師透過素養導向命題的編製而帶動素養教學,促進學生素養導向的學習表現。
(四)優良試題彙整刊登於本市輔導團雲端平台,供教育現場教師使用,促各校落實素養導向評量。 |
1.在平常課堂中就漸漸地將素養帶入、但學校老師不太想改變教學,所以自己一人備課時,沒有人可討論
學校教社會的老師常常在更替,筆記摘要等的研習及延續,因此而中斷,失去了傳承。
2.因出題較費時費工,除期中期末評量,平時較難經常性實行。
3.素養題對國小生來說還是普遍太陌生,需要更多資源進入國小,或是政策深入教育基層,才不會連接不上
4.雖然有受訓,但專業度仍不足,希望還是由專業的講師授課,也更能說服誤解素養命題的老師們
1.利用共備討論教學上的實際應用
2.我會在課堂少講述,藉由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3.利用任教授指導的方法,可以利用AI編寫出適合在課堂中進行的探究試題,受益良多,謝謝同德國小辦理研習,讓我精進教學!
4.透過在社群中的分享凝聚同仁間的共識,素養命題的方式愈來愈能為大家所接受,對改變校內定期評量的方向是有助益的。
5.不同領域的同仁間較難以直接轉換經驗分享
6.在同仁擬出的素養導向命題時,我能將學到的素養命題的概念與方法,提供和建議給同仁,一起修正命題的內容,解開同仁對素養命題的迷思與困境
7.應用在教學與評量的思維
8.素養評量不是單一存在的,必須結合素養導向的教學才更有意義!此外,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看到顯著的效果,期許自己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持續給予孩子擁有面對未來世代的學習能力。
9.學年或同好搭配AI一起討論操作
10.數學學到命題的技巧,還有老師幫忙修正題目,覺得非常實用,可以運用到平時考或練習題,不過定期評量比較困難,因為考量到計分問題。
11.評量試題與現場教學相結合更能達到契合之效,返校以工作坊型態作學習分享,讓所學可開枝散葉。
12.在工作坊後,我計畫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例如設計更具互動性和實用性的課程活動。為了順利推行,我需要更多資源支持,例如額外的教具和科技協助。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學生適應或資源不足的困難,因此我將預先準備備選方案,使用可替代的材料,以便靈活應對挑戰。
13.當前高年級社會教科書實在很難協助第一線教師備課,知識奠基、邏輯、結構都需要老師額外補充,額外花時間,這是比較困難的挑戰。
14.Google寫作平台很容易設計及使用,我之後還會再多設計幾個跟課程相關的內容給學生練習。
15.目前已將工作坊學習到的內容帶回輔導團,並準備在到校宣講時簡化成能夠讓導師也能在短時間有所學的內容,真的在工作坊獲益良多,非常謝謝國語文羅嘉文老師
16.將所學應用在學校考試的命題,目前校方亦非常支持素養導向命題。
17.我可以利用教師晨會,在晨會中慢慢傳達相關的資訊,讓教師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18.目前已將素養導向評量方式運用於實際教學中,已漸有成效。
19.盡可能在平時就讓學生練習素養導向評量試題,一方面更加熟悉,一方面訓練閱讀與理解能力。
20.在日常評量裡,也會設計素養導向題目。
21.我會認真開始在備課時就以素養為思考主軸設計提問
22.可以利用AI設計符合上課需求的網頁
23.針對素養命題若能有更多的範例和交流,應該能使方向更明確,也更有利於協助老師出題 |
2 |
桃園市113學年度國中語文領域國語文優良試題甄選(檢視) |
國中語文領域國語文優良試題甄選 |
2024-09-01 2025-01-19 |
國語_國中 |
1 |
130 |
0% |
1.透過命題競賽活動,培育國語文教師設計素養導向命題之能力。
2.教師能理解閱讀素養之內涵,産出符合素養導向之評量試題。
3.促使桃園市國語文素養導向題庫之形成,並能應用於試模擬。 |
無
1.有利於促進教師對於素養導向命題之能力。
2.增加領域社群教師的專業對話及合作。 |
3 |
113學年度第一學期分區到校輔導【數位自主課堂教學探究】研習工作坊(檢視) |
一、工作圈主題精華回顧
二、自主學習的定義
三、數位自主學習的定義
四、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
五、綜合活動領域的自主學習探究SML?SRL?SDL?AL?
六、自主學習的四學架構(共備)
七、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任務(共備)
八、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探究與實作
九、分享與議課 |
2024-10-08 2024-12-17 |
綜合_國中 |
6 |
180 |
0% |
1.參與者反應:98%
2.參與者學習:98%
3.參與者應用新知:待下學期返校實踐後分享再行檢核
4.組織支援與改變:待後續檢核 |
雖然大部分老師表達對研習有學習與收穫的興奮,但似乎仍有老師不清楚工作圈的研習仍屬自主參與,並未強制教師報名。
1.非常感謝老師的認真教學,但是非常希望之後能夠有情意方面的教學分享,不僅是數位方面。
2.很棒有效率。
3.收穫滿滿,謝謝!
4.獲益良多,將科技融入課堂勢在必行。
5.認識很多可嘗試應用的數位工具。
6.感謝安排數位自主學習相關課程,謝謝講師總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課程概念,帶著我們操作。
7.數位自主課程教學豐富與活化教/學習。
8.概念講解清楚!實作體驗加速理解!
9.真的非常感謝認真的講師,只是很希望下學期調整成更溫馨的主題,強調情意方面而非僅是 AI技能,如何發揮教師超越A I的部分,非常感謝。
10.想開始使用因材網相關課程讓學生、小孩運用,感謝分享。
11.謝謝老師給予最棒的任務安排;非常聚焦主題,很棒!
12.認識新的教學設計,很有幫助!
13.謝謝講師分享實際案例,讓我更具體瞭解如何操作,期待有更詳細的分享。
14.能了解數學自主學習的本質很好,但一節課要完成Padlet又要完成課程設計的簡報實在是太負荷,一次要達成的太多,讓老師能專攻一個數位軟體完成即可,老師才不用多次工。
15.學無止盡有時間要多學才不會被洮汰。
16.謝謝輔導團提供數位教學分享及實作,很實用。
17.謝謝綜合輔導團,總是將最新教育新知給綜合領域的老師們!
18.善用Ai數位教學工具,課堂風景從教師導學變成學生自主學習,讓教學風景變得更輕鬆愉快!
19.講師分享了自己透過PADLET指派學生的任務讓我覺得很實用。
20."辛苦輔導團的每個夥伴,謝謝您們,有您們真好"。
21.輔導團用心,收獲很多。
22.非常好的研習。
23.AI科技教學將持續應用在教學活動。
24.多知道可用於課堂教學的數位工具。
25.每次的學習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用更加有效且有趣,今天的研習亦是。
26.AI改變生活、改變教學與課程。
27.自我調節學習很重要。
28.更認識不同的自主學習。
29.有助教學效率與成果。
30.透過講師的分享和指導,學習到很多數位自主學習的知識。
31.非常好的課程。
32.數位學習可提高每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是很棒的優點。但使用數位教學有時會遇到設備或網路問題就會影響教學使用意願。
33.能把老師須講述內容轉化為學生自學設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很棒。
34.謝謝講師詳細的說明。
35.研習主題有助於教學現場應用,謝謝輔導團團隊精心安排與規劃。
36.輔導團清楚仔細的說明,又多學了許多工具!
37.科技讓學習更有效率也更有吸引力
38.我會嘗試使用padlet
39.謝謝輔導團精心的設計與準備
40.學會利用數位工具讓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東西
41.AI讓教學更便利
42.謝謝你們精簡卻充實的研習內容
43.有助於教學
44.謝謝講師及團隊,每一次用心準備課程,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學到最紮實的議題及應用。45.能有機會參與研習,真的是充電的好機會,謝謝大家!
46.感謝講師們無私的分享
47.很喜歡兩位老師分享的課程實務,有激發靈感48.謝謝講師的分享整理出多樣化的數位學習
49.收穫很多,需要消化
50.清楚明瞭
51.原來桃園在地農產品有這些啊!????
52.感恩,以後會繼續報名參加
53.謝謝講師分享經驗讓我們有所學習
54.科技協助教學,自主學習
55.分享內容很有收穫,謝謝 |
4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第三區) 數學領域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檢視) |
1.介紹素養導向評量內涵。
2.說明數學領域評量題型設計。
3.分析常見命題迷思。
4.素養命題實作與評鑑。
5.學員分享與團員回饋。 |
2024-10-24 2024-11-05 |
數學_國小 |
1 |
30 |
0% |
1.教師對素養導向命題的定義有初步認識。
2.素養導向評量的運用有所感。
3.能依據命題規準檢視命題。
4.願意嘗試素養導向的命題。
5.得到很多收穫,有很多固有的概念被推翻,會覺得哦!原來也可以這樣出。 |
1.可以嘗試結合AI人工智慧進行提問或命題,也許會讓老師更有感、接受度更有興趣。
1.素養的培養因人而異,這讓素養題目情境的訂定非常困難。我認為與其針對數學素養題目的擬定技巧,比較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的學習客製化,也許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或檔案評量的角度切入,讓孩子真正感覺到學習貼近生活,進而對學習產生動機。很感謝主辦單位與老師對於研習所付出的努力。
2.素養是108課綱的DNA,出題會再注意文字的必要性、未來知識、情境需求以及生活時事結合。
3.深入淺出,以實例解析數學的「素養」評量。
4.可建置低中高素養題參考網站。 |
5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國語文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第一區(檢視) |
1.領綱與國語文教學
2.AI小助手-Suno、Microsoft Bing、Canva AI 魔法媒體工具、Chatgpt、Padlet、Gamma、Napkin
3.國語日報-雲閱讀
4.數位讀寫網
5.分組實作分享 |
2024-11-27 2024-11-27 |
國語_國小 |
1 |
46 |
0% |
1.參加研習老師能滿意研習規劃
2.教師能知道領綱的內容及學習重點。
3.教師能依主題產出實作作品。
4.教師能將研習工具/策略在課堂上應用。
5.教師返校後能採共同備課的方式將所學工具、策略推廣於教學中。 |
1.回收的問卷不夠理想(29/46)。
2.各校參與率待加強。
3.分享內容過多,壓縮實作時間。下次內容需精簡或分次,給老師更多時間實作,對之後返校實際應用會更有幫助。
1.學到很多有趣的軟體,回到學校有機會可以跟學生一起玩
2.利用Suno可以將課文變歌曲,利用padIet進行全班作文創作。
3.學會運用,才不會被取代
4.聽了講師們的介紹,我腦中已經開始計畫如何在明天就應用在課堂上,希望我的教室越來越豐富,學生學習能更多元、更投入!
5.運用chapgpt來協助擬定大綱,與生成參考作文。
6.曾經我也很抗拒ai,但是從研習中逐漸了解該如何運用以及使用要立基於擁有能力之上,讓我開始試著去做,也體會到科技幫助我們的教學省時省力,曾聽過老師分享,會讓自己成長的請自己來,我會的就讓ai來,才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放在其他教學準備上面! |
6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國語文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第二區(檢視) |
1.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評量
2.文本分析
3.素養導向評量案例分享
4.素養導向評量分組實作與分享 |
2024-11-27 2024-11-27 |
國語_國小 |
1 |
69 |
0% |
1.參加研習老師能滿意研習規劃
2.教師能知道領綱的內容及學習重點。
3.教師能依主題產出實作作品。
4.教師能將研習工具/策略在課堂上應用。
5.教師返校後能採共同備課的方式將所學工具、策略推廣於教學中。 |
1.回收的問卷不夠理想(23/69)。
2.各校參與率待加強,第二區有60校,實際報名校數20校。
3.分享內容過多,壓縮實作時間。下次內容需精簡或分次,給老師更多時間實作,對之後返校實際應用會更有幫助。
1.今日收穫滿滿,對於期末出題非常有幫助
2.實作部分激盪思考,以寫作方式出素養題
3.對於素養導向教學有比較清楚的概念,我會將所學運用在課堂中
4.大家集思廣益更有效率,有助於學習。命題可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
5.希望多看看別人怎麼命題 |
7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社會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第一區)(檢視) |
1.素養導向之紙筆評量設計
2.試題情境的設定
3.數位媒材結合素養導向教學 |
2024-11-27 2024-11-27 |
社會_國小 |
1 |
20 |
0% |
1.透過研習後之問卷回饋表,了解教師參與此次研習的想法,作為日後規劃專業增能研習方向的參考。
2.教師能習得對於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認知與能力。
3.教師對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命題更加清楚,並分享教學相關經驗。 |
無
1.謝謝講師在這次研習簡單的將課程和評量融合在一起,讓以前所學的概念能融會貫通運用在教學上。
2.透過分享,可以知道大家在社會領域課程中的操作現況,調整自己的不足,更加進步。
3.透過素養導向的內容介紹,融入教學現場的學生學習,教學能跳脫傳統的講授式方式,更加著重在學生實踐的能力,也讓學生思考與生活的連結,收穫滿滿。
4.透過素養試題的解析,讓我們釐清許多迷思,感謝講師!
5.很實用,其實我是特教老師,所學通用在特教 |
8 |
桃園市113學年國小領域教學圈-藝術領域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_CC-LEAP課程教學(檢視) |
十二年國教課綱著重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新課綱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重視知識、情意與技能的整合,做為課程發展、教學設計及學習評量的鷹架與工具。藝術領域的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用CC-LEAP課程教學的架構來進行課程發展。本次工作坊以CC-LEAP為主軸,並融入數位教學,讓參與活動的教師們能將其內化,並產出教案。 |
2024-12-04 2025-04-30 |
藝術_國小 |
2 |
19 |
0% |
壹、北區場次_桃園區同安國小(113/12/04):
(1)課程內容:非常滿意100%。
(2)教學方式:非常滿意100%。
(3)授課增能的教學應用與實踐:非常滿意100%。
(4)對本次活動的整體滿意度:非常滿意100%。
貳、南區場次_中壢區富台國小(114/04/30): |
壹、北區場次_桃園區同安國小(113/12/04):
一、您希望下次辦理哪些性質的研習活動:
(01)視覺藝術。
(02)音樂應用。
(03)藝術。
(04)教學,AI生成。
(05)視覺藝術。
(06)藝術科技教育。
(07)AI應用於表演藝術。
(08)AI融入教學。
二、您希望下次安排怎樣的課程及講師:
(01)利於現場實例教學。
(02)謝基煌老師。
貳、南區場次_中壢區富台國小(114/04/30):
壹、北區場次_桃園區同安國小(113/12/04):
一、本次研習內容有利於教學活動的聯結:
(01)領域結合。
(02)跨科教學設計。
(03)數位科技運用。
(04)ASK CCLEAP。
(05)透過遊戲暖身激發創意。
(06)教案實際教學利於現場實例。
(07)課程充實有趣。
(08)玩具人的部分。
(09)用於表演藝術的活動。
(10)透過遊戲和肢體互動激發孩子創造力。
二、工作坊過後,我要如何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能來付諸實踐?或是我需要什麼樣的支持?或當我嘗試運用所學時,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01)生活應用。
(02)運用藝術領域而不是分科。
(03)肢體展現。
(04)依循學生動機循序漸進。
(05)有機會會試著做表演活動的部分。
(06)希望能夠多安排相關運用於教學現場的研習。
貳、南區場次_中壢區富台國小(114/04/30): |
9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生活課程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第一場次(檢視) |
1.生活課程課綱內涵
2.素養導向教學設計
3.教學評量與教學策略
4.課程評鑑 |
2024-12-06 2024-12-06 |
生活_國小 |
1 |
43 |
0% |
1.課綱內涵的理解
2.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評量
3.評量工具與策略
4.課程評鑑 |
輔導團員的夥伴很認真準備研習內容,現場的老師也回饋這些研習內容很實用,如果能有更多的討論活動,老師們會更投入研習。
1.非常實用,講師及主辦辛苦了!
2.學到很棒的引導討論策略,謝謝輔導團講師,以及楓樹國小友善舒服的研習空間。
3.多參與他人的分享,真的讓人有不一樣的收穫
4.內容豐富,策略可以馬上帶回教學現場使用,非常感謝。
5.感謝容安老師超有效率的教了我們六種有趣的教學策略,有好幾種我都沒有聽過,非常新奇且實用,感覺小朋友會很喜歡! |
10 |
113教學圈-素養導向數位教學工作坊(一)(檢視) |
1.簡介教學理念
2.「臺灣疫情的蹤跡」素養導向教學實戰策略分析(共3堂課)
3.帶著老師實際運用平板演練3堂課的學習內容
4.總結、綜合座談 |
2024-12-18 2024-12-18 |
本土_國小 |
0 |
37 |
0% |
本次回饋單共24人填寫:
1.在【本次課程內容符合您的期待或目標】項目上,有62.5%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9.2%的人表示同意,有8.3%的人表示普通。
2.在【本次聘請之講師能夠回應您的需求與問題】項目上,有66.7%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5%的人表示同意,有8.3%的人表示普通。
3.在【本次專業探究課程能夠促進您個人的教學反思與專業成長】項目上,有66.7%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9.2%的人表示同意,有4.2%的人表示普通。
4.在【您願意將本次課程內容所提供的資源或教學策略運用於課堂】項目上,有62.5%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5%的人表示同意,有12.5%的人表示普通。 |
講師分享的教案為素養導向融入臺灣台語的教案,內容除了疫情之外,有提及許多臺灣傳統文化,而這些文化大多偏閩南文化,導致參與的客語教支人員有些無法充分理解的地方。下次若能請講師針對大方向(臺灣台語、臺灣客語、原住民語)皆能增能的課程進行準備,效果應該會更好。
1.謝謝老師精彩的分享
2.非常棒、收穫良多
3.感謝老師跟工作人員的辛苦
4.很實用的教學分享,謝謝老師
5.多謝老師的分享
6.收穫良多,謝謝學校邀請老師來分享。
7.很棒的教學分享
8.資訊科技融入閩語教學,很棒
9.謝謝老師分享的課程
10.感謝分享,會實際嘗試使用學習吧協助測驗。
11.學到許多教學的技巧
12.獲益良多,尤其是結合數位的應用,讓人覺得課程很活潑、好玩、有趣,感謝主辦單位! |
11 |
113教學圈第1區(檢視) |
首先由科技平台的單字句型教學分享開始,帶教師實際操作後,接著以Key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y的概念詢問教師數位工具的不可取代性為何,避免教師流於為數位而數位的教學。 |
2024-12-18 2024-12-18 |
英語文_國小 |
1 |
30 |
0% |
學員能了解到: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需求、單字教學要讓學生聽到音就能拆解音素及紙本能取代的就可以不用數位。 |
可否研習主題更單一,讓學習更深入。學會,帶回課堂。謝謝
一次一主題較細項詳細。
很喜歡這次的研習,謝謝講師們用心的安排~可以利用平板及網路資源輔助來進行教學,有結果才有下一次的過程。 |
12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1)-建德場(檢視) |
1.提示詞工程在教育中的應用
2.生成式AI介紹
3.Chateverywhere在繪本創作中的應用
4.適合結合AI應用的教學策略
5.選擇版與DOK QUESTIONS設計
6.AI工具在教材設計中的應用 |
2024-12-18 2024-12-18 |
自然_國小 |
1 |
32 |
0% |
1.對於AI工具的使用有更直接且深入的體驗
2.原來AI還可以幫老師出題、出素養題、生成情境繪本、擬出教案 |
課程內容相當豐富,但由於學員們普遍不熟悉相關的實機操作介面,因此需要更多的練習時間,建議將各主題分場次辦理工作坊。
1.有專屬於自然科學領域的解惑GPT可以使用
2.練習結構化提問,完整表達想法
3.利用AI生成創意故事內文與插圖,豐富了自然科學教學資源 |
13 |
113教學圈第2區(檢視) |
講師先說明素養試題的出題要素,接著分享試題示例。了解原則後,帶領學員用AI工具進行教案和試題的產出。 |
2024-12-25 2024-12-25 |
英語文_國小 |
2 |
33 |
0% |
認識很多實用網頁,學習很多AI生產工具;使用cool English學apps,學會用Gamma來生成簡報。 |
建議可以把操作的app步驟印給老師們參考,學員認為平時真的要多練習,否則大腦和雙手會跟不上講師。
講師的教學內容很實用,利用很多Ai的工具來備課及準備活動,減少備課時間,也能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活動也更多元。 |
14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社會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第二區)(檢視) |
1.素養導向之紙筆評量設計
2.試題情境的設定
3.數位媒材結合素養導向教學 |
2024-12-25 2024-12-25 |
社會_國小 |
1 |
15 |
0% |
1.透過研習後之問卷回饋表,了解教師參與此次研習的想法,作為日後規劃專業增能研習方向的參考。
2.教師能習得對於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認知與能力。
3.教師對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命題更加清楚,並分享教學相關經驗。 |
無
1.透過工作坊的研習活動,了解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的概念。
2.謝謝講師的帶領,轉化概念至實作中,對於素養導向評量設計更有概念。
3.非常感謝輔導團辦理此次活動。 |
15 |
113-2素養導向教學研究學習社群研習(一)安全教育議題融入本土語文教案設計(檢視) |
1.講述安全議題相關知能。
2.安全議題融入教學之影片及教案分享。
3.提供安全議題相關網站及資源連結。
4.藉由真平、康軒兩個版本的教科書內容,帶領老師思考可以融入那些安全議題,並加以實作。 |
2025-02-27 2025-02-27 |
本土_國小 |
0 |
25 |
0% |
共21位回饋,在課程內容符合期待這一項,有19位勾選非常同意,2位勾選同意;在「講師能夠回應您的問題」項目上,有20位勾選非常同意,1位勾選同意;在「本次課程內容所提供的資源或教學策略運用於課堂」項目上,有19位勾選非常同意,2位勾選同意;在「本次專業探究課程能夠促進您個人的教學反思與專業成長」項目上,有19位勾選非常同意,2位勾選同意。
透過回饋單之呈現,可以了解全部參與的老師對於此次課程的滿意度是非常高的。雖然講師是以閩南語文課程為例進行講述,但課程卻可以應用到其他語言別之教學,甚至可以跨域,成效非常棒! |
1.講師在研習過程中喜歡和成員有互動,但許多學員無麥克風相關設備,若能在研習一開始提醒學員先將相關設備準備好,可以讓課程更加流程及順利。
2.有學員提到希望能開設19項議題的研習,可納入114學年度素養導向研習規劃之參考。
1.教學策略分享,公開課分享讓我受益良多。
2.了解安全教育的教材內容,也可以配合生活內容,受益良多。
3.謝謝老師分享可以利用的網頁。融入非難事,可以藉此與學生更多對話討論。
4.透過課程分享可以集思廣益,激發出更多的想
法與創新。
5.謝謝淑期老師精彩的分享,從實際教學、教案分享,到各項資源的整合,都讓我們對素養導向融
入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往後也能將所學實際運用在教學中~期待下次還能邀請到淑期老師!
6.謝謝林淑期老師,很受用喔.
7.謝謝老師精湛的分享。
8.分常棒,讓老師彼此分享課程教學,可轉換成原民語的教學活動。
9.感謝淑期老師,今天學到不同的教學資源和新
的教學方式技巧。
10.謝謝主辦單位和淑期老師的用心。 |
16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第二區) 數學領域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檢視) |
1.介紹素養導向評量內涵。
2.說明數學領域評量題型設計。
3.分析常見命題迷思。
4.素養命題實作與評鑑。
5.學員分享與團員回饋。 |
2025-03-19 2025-03-19 |
數學_國小 |
1 |
27 |
0% |
1.授課內容符合現場實務,有效提升老師素養觀念。
2.藉由實作、討論,學員可用於日後命題,或直接於課堂上進行實踐。 |
未能及早確認投影設備訊號源,以致投影機無法外接講師筆電。又沒有隨身碟,導致準備不順。
1.非常棒的引導,可以引起很好的討論。
2.講解得很清楚,實作討論收獲很多。
3.授課講師講解素養觀念更清晰。
4.謝謝今天講師和校長的分享,受益良多,會在之後課堂上試試看。
5.老師對素養題的解說很到位,透過小組討論實作,對如何出素養題有更實際上的收穫。 |
17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2)-中原場(檢視) |
1.chatgpt
2.felo
3.canva |
2025-04-09 2025-04-09 |
自然_國小 |
1 |
34 |
0% |
可以用來編寫教案、學習單 |
實作內容太豐富
收穫很多,
利用AI可以事半功倍 |
18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第一區) 數學領域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檢視) |
1.介紹素養導向評量內涵。
2.說明數學領域評量題型設計。
3.分析常見命題迷思。
4.素養命題實作與評鑑。
5.學員分享與團員回饋。 |
2025-04-16 2025-04-16 |
數學_國小 |
1 |
70 |
0% |
1.授課內容符合現場實務,有效提升老師素養觀念。
2.藉由實作、討論,學員可用於日後命題,或直接於課堂上進行實踐。 |
本次參與學員數達70人,未能先正確預人估參與人數,以致教材教具準備不足。
1.建議可以針對低中高年級,各做一題設計或講解如何設計。
2.感謝講師簡明扼要的說明素養題出題方向。
3.分享的內容相當實用,透過實際討論,對於命題方向更清楚。
4.老師以實力(實例)給我們建立正確觀念。不要為素養而素養,謝謝老師的釋疑。
5.很詳細的說明,若能逐步帶領老師運用要素去製作素養的題目會更好。
6.建議可以把想傳達的範圍再縮小,研習時間短,太多東西會無法即時吸收應用。
7.透過分組討論,除了集思廣益,更知道每位老師的想法,互相學習。
8.可以幫忙找2個情境,再讓老師們討論一次又一次,以加深概念。 |
19 |
素養導向(檢視) |
1.用chat設計素養導向問題
2.felo生圖並用line貼圖
3. |
2025-04-16 2025-04-16 |
自然_國小 |
1 |
48 |
0% |
學習很投入 |
很棒
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