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計畫項目 |
實施內容與說明 |
辦理時間 |
辦理單位 |
量的分析 |
質的分析 |
場次 |
人次 |
滿意度 |
實施成效(含滿意度評估) |
改進事項/饋意見 |
1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第三區) 數學領域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檢視) |
1.介紹素養導向評量內涵。
2.說明數學領域評量題型設計。
3.分析常見命題迷思。
4.素養命題實作與評鑑。
5.學員分享與團員回饋。 |
2024-10-24 2024-11-05 |
數學_國小 |
1 |
30 |
0% |
1.教師對素養導向命題的定義有初步認識。
2.素養導向評量的運用有所感。
3.能依據命題規準檢視命題。
4.願意嘗試素養導向的命題。
5.得到很多收穫,有很多固有的概念被推翻,會覺得哦!原來也可以這樣出。 |
1.可以嘗試結合AI人工智慧進行提問或命題,也許會讓老師更有感、接受度更有興趣。
1.素養的培養因人而異,這讓素養題目情境的訂定非常困難。我認為與其針對數學素養題目的擬定技巧,比較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的學習客製化,也許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或檔案評量的角度切入,讓孩子真正感覺到學習貼近生活,進而對學習產生動機。很感謝主辦單位與老師對於研習所付出的努力。
2.素養是108課綱的DNA,出題會再注意文字的必要性、未來知識、情境需求以及生活時事結合。
3.深入淺出,以實例解析數學的「素養」評量。
4.可建置低中高素養題參考網站。 |
2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國語文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第一區(檢視) |
1.領綱與國語文教學
2.AI小助手-Suno、Microsoft Bing、Canva AI 魔法媒體工具、Chatgpt、Padlet、Gamma、Napkin
3.國語日報-雲閱讀
4.數位讀寫網
5.分組實作分享 |
2024-11-27 2024-11-27 |
國語_國小 |
1 |
46 |
0% |
1.參加研習老師能滿意研習規劃
2.教師能知道領綱的內容及學習重點。
3.教師能依主題產出實作作品。
4.教師能將研習工具/策略在課堂上應用。
5.教師返校後能採共同備課的方式將所學工具、策略推廣於教學中。 |
1.回收的問卷不夠理想(29/46)。
2.各校參與率待加強。
3.分享內容過多,壓縮實作時間。下次內容需精簡或分次,給老師更多時間實作,對之後返校實際應用會更有幫助。
1.學到很多有趣的軟體,回到學校有機會可以跟學生一起玩
2.利用Suno可以將課文變歌曲,利用padIet進行全班作文創作。
3.學會運用,才不會被取代
4.聽了講師們的介紹,我腦中已經開始計畫如何在明天就應用在課堂上,希望我的教室越來越豐富,學生學習能更多元、更投入!
5.運用chapgpt來協助擬定大綱,與生成參考作文。
6.曾經我也很抗拒ai,但是從研習中逐漸了解該如何運用以及使用要立基於擁有能力之上,讓我開始試著去做,也體會到科技幫助我們的教學省時省力,曾聽過老師分享,會讓自己成長的請自己來,我會的就讓ai來,才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放在其他教學準備上面! |
3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國語文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第二區(檢視) |
1.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評量
2.文本分析
3.素養導向評量案例分享
4.素養導向評量分組實作與分享 |
2024-11-27 2024-11-27 |
國語_國小 |
1 |
69 |
0% |
1.參加研習老師能滿意研習規劃
2.教師能知道領綱的內容及學習重點。
3.教師能依主題產出實作作品。
4.教師能將研習工具/策略在課堂上應用。
5.教師返校後能採共同備課的方式將所學工具、策略推廣於教學中。 |
1.回收的問卷不夠理想(23/69)。
2.各校參與率待加強,第二區有60校,實際報名校數20校。
3.分享內容過多,壓縮實作時間。下次內容需精簡或分次,給老師更多時間實作,對之後返校實際應用會更有幫助。
1.今日收穫滿滿,對於期末出題非常有幫助
2.實作部分激盪思考,以寫作方式出素養題
3.對於素養導向教學有比較清楚的概念,我會將所學運用在課堂中
4.大家集思廣益更有效率,有助於學習。命題可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
5.希望多看看別人怎麼命題 |
4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社會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第一區)(檢視) |
1.素養導向之紙筆評量設計
2.試題情境的設定
3.數位媒材結合素養導向教學 |
2024-11-27 2024-11-27 |
社會_國小 |
1 |
20 |
0% |
1.透過研習後之問卷回饋表,了解教師參與此次研習的想法,作為日後規劃專業增能研習方向的參考。
2.教師能習得對於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認知與能力。
3.教師對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命題更加清楚,並分享教學相關經驗。 |
無
1.謝謝講師在這次研習簡單的將課程和評量融合在一起,讓以前所學的概念能融會貫通運用在教學上。
2.透過分享,可以知道大家在社會領域課程中的操作現況,調整自己的不足,更加進步。
3.透過素養導向的內容介紹,融入教學現場的學生學習,教學能跳脫傳統的講授式方式,更加著重在學生實踐的能力,也讓學生思考與生活的連結,收穫滿滿。
4.透過素養試題的解析,讓我們釐清許多迷思,感謝講師!
5.很實用,其實我是特教老師,所學通用在特教 |
5 |
桃園市113學年國小領域教學圈-藝術領域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_CC-LEAP課程教學(檢視) |
十二年國教課綱著重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新課綱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重視知識、情意與技能的整合,做為課程發展、教學設計及學習評量的鷹架與工具。藝術領域的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用CC-LEAP課程教學的架構來進行課程發展。本次工作坊以CC-LEAP為主軸,並融入數位教學,讓參與活動的教師們能將其內化,並產出教案。 |
2024-12-04 2025-04-30 |
藝術_國小 |
2 |
19 |
0% |
壹、北區場次_桃園區同安國小(113/12/04):
(1)課程內容(滿分5分=很滿意):平均約5.0分
(2)教學方式(滿分5分=很滿意):平均約5.0分
(3)授課增能的教學應用與實踐(滿分5分=很滿意):平均約5.0分
(4)對本次活動的整體滿意度而言,您會給幾分? (滿分10分):平均約10.0分
貳、南區場次_中壢區富台國小(114/04/30): |
(1)增加多些利於現場實例教學。
壹、北區場次_桃園區同安國小(113/12/04):
一、本次研習內容有利於教學活動的聯結:
(01)領域結合。
(02)跨科教學設計。
(03)數位科技運用。
(04)ASK CCLEAP。
(05)透過遊戲暖身激發創意。
(06)教案實際教學利於現場實例。
(07)課程充實有趣。
(08)玩具人的部分。
(09)用於表演藝術的活動。
(10)透過遊戲和肢體互動激發孩子創造力。
二、您希望下次辦理哪些性質的研習活動:
(01)視覺藝術。
(02)音樂應用。
(03)藝術。
(04)教學,AI生成。
(05)視覺藝術。
(06)藝術科技教育。
(07)AI應用於表演藝術。
(08)AI融入教學。
三、您希望下次安排怎樣的課程及講師:
(01)利於現場實例教學。
(02)謝基煌老師。
四、工作坊過後,我要如何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能來付諸實踐?或是我需要什麼樣的支持?或當我嘗試運用所學時,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01)生活應用。
(02)運用藝術領域而不是分科。
(03)肢體展現。
(04)依循學生動機循序漸進。
(05)有機會會試著做表演活動的部分。
(06)希望能夠多安排相關運用於教學現場的研習。
貳、南區場次_中壢區富台國小(114/04/30): |
6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生活課程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第一場次(檢視) |
1.生活課程課綱內涵
2.素養導向教學設計
3.教學評量與教學策略
4.課程評鑑 |
2024-12-06 2024-12-06 |
生活_國小 |
1 |
43 |
0% |
1.課綱內涵的理解
2.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評量
3.評量工具與策略
4.課程評鑑 |
輔導團員的夥伴很認真準備研習內容,現場的老師也回饋這些研習內容很實用,如果能有更多的討論活動,老師們會更投入研習。
1.非常實用,講師及主辦辛苦了!
2.學到很棒的引導討論策略,謝謝輔導團講師,以及楓樹國小友善舒服的研習空間。
3.多參與他人的分享,真的讓人有不一樣的收穫
4.內容豐富,策略可以馬上帶回教學現場使用,非常感謝。
5.感謝容安老師超有效率的教了我們六種有趣的教學策略,有好幾種我都沒有聽過,非常新奇且實用,感覺小朋友會很喜歡! |
7 |
113教學圈-素養導向數位教學工作坊(一)(檢視) |
1.簡介教學理念
2.「臺灣疫情的蹤跡」素養導向教學實戰策略分析(共3堂課)
3.帶著老師實際運用平板演練3堂課的學習內容
4.總結、綜合座談 |
2024-12-18 2024-12-18 |
本土_國小 |
0 |
37 |
0% |
本次回饋單共24人填寫:
1.在【本次課程內容符合您的期待或目標】項目上,有62.5%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9.2%的人表示同意,有8.3%的人表示普通。
2.在【本次聘請之講師能夠回應您的需求與問題】項目上,有66.7%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5%的人表示同意,有8.3%的人表示普通。
3.在【本次專業探究課程能夠促進您個人的教學反思與專業成長】項目上,有66.7%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9.2%的人表示同意,有4.2%的人表示普通。
4.在【您願意將本次課程內容所提供的資源或教學策略運用於課堂】項目上,有62.5%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25%的人表示同意,有12.5%的人表示普通。 |
講師分享的教案為素養導向融入臺灣台語的教案,內容除了疫情之外,有提及許多臺灣傳統文化,而這些文化大多偏閩南文化,導致參與的客語教支人員有些無法充分理解的地方。下次若能請講師針對大方向(臺灣台語、臺灣客語、原住民語)皆能增能的課程進行準備,效果應該會更好。
1.謝謝老師精彩的分享
2.非常棒、收穫良多
3.感謝老師跟工作人員的辛苦
4.很實用的教學分享,謝謝老師
5.多謝老師的分享
6.收穫良多,謝謝學校邀請老師來分享。
7.很棒的教學分享
8.資訊科技融入閩語教學,很棒
9.謝謝老師分享的課程
10.感謝分享,會實際嘗試使用學習吧協助測驗。
11.學到許多教學的技巧
12.獲益良多,尤其是結合數位的應用,讓人覺得課程很活潑、好玩、有趣,感謝主辦單位! |
8 |
113教學圈第1區(檢視) |
首先由科技平台的單字句型教學分享開始,帶教師實際操作後,接著以Key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y的概念詢問教師數位工具的不可取代性為何,避免教師流於為數位而數位的教學。 |
2024-12-18 2024-12-18 |
英語文_國小 |
1 |
30 |
0% |
學員能了解到: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需求、單字教學要讓學生聽到音就能拆解音素及紙本能取代的就可以不用數位。 |
可否研習主題更單一,讓學習更深入。學會,帶回課堂。謝謝
一次一主題較細項詳細。
很喜歡這次的研習,謝謝講師們用心的安排~可以利用平板及網路資源輔助來進行教學,有結果才有下一次的過程。 |
9 |
113教學圈第2區(檢視) |
講師先說明素養試題的出題要素,接著分享試題示例。了解原則後,帶領學員用AI工具進行教案和試題的產出。 |
2024-12-25 2024-12-25 |
英語文_國小 |
2 |
33 |
0% |
認識很多實用網頁,學習很多AI生產工具;使用cool English學apps,學會用Gamma來生成簡報。 |
建議可以把操作的app步驟印給老師們參考,學員認為平時真的要多練習,否則大腦和雙手會跟不上講師。
講師的教學內容很實用,利用很多Ai的工具來備課及準備活動,減少備課時間,也能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活動也更多元。 |
10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社會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第二區)(檢視) |
1.素養導向之紙筆評量設計
2.試題情境的設定
3.數位媒材結合素養導向教學 |
2024-12-25 2024-12-25 |
社會_國小 |
1 |
15 |
0% |
1.透過研習後之問卷回饋表,了解教師參與此次研習的想法,作為日後規劃專業增能研習方向的參考。
2.教師能習得對於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認知與能力。
3.教師對社會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命題更加清楚,並分享教學相關經驗。 |
無
1.透過工作坊的研習活動,了解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的概念。
2.謝謝講師的帶領,轉化概念至實作中,對於素養導向評量設計更有概念。
3.非常感謝輔導團辦理此次活動。 |
11 |
113-2素養導向教學研究學習社群研習(一)安全教育議題融入本土語文教案設計(檢視) |
1.講述安全議題相關知能。
2.安全議題融入教學之影片及教案分享。
3.提供安全議題相關網站及資源連結。
4.藉由真平、康軒兩個版本的教科書內容,帶領老師思考可以融入那些安全議題,並加以實作。 |
2025-02-27 2025-02-27 |
本土_國小 |
0 |
25 |
0% |
共21位回饋,在課程內容符合期待這一項,有19位勾選非常同意,2位勾選同意;在「講師能夠回應您的問題」項目上,有20位勾選非常同意,1位勾選同意;在「本次課程內容所提供的資源或教學策略運用於課堂」項目上,有19位勾選非常同意,2位勾選同意;在「本次專業探究課程能夠促進您個人的教學反思與專業成長」項目上,有19位勾選非常同意,2位勾選同意。
透過回饋單之呈現,可以了解全部參與的老師對於此次課程的滿意度是非常高的。雖然講師是以閩南語文課程為例進行講述,但課程卻可以應用到其他語言別之教學,甚至可以跨域,成效非常棒! |
1.講師在研習過程中喜歡和成員有互動,但許多學員無麥克風相關設備,若能在研習一開始提醒學員先將相關設備準備好,可以讓課程更加流程及順利。
2.有學員提到希望能開設19項議題的研習,可納入114學年度素養導向研習規劃之參考。
1.教學策略分享,公開課分享讓我受益良多。
2.了解安全教育的教材內容,也可以配合生活內容,受益良多。
3.謝謝老師分享可以利用的網頁。融入非難事,可以藉此與學生更多對話討論。
4.透過課程分享可以集思廣益,激發出更多的想
法與創新。
5.謝謝淑期老師精彩的分享,從實際教學、教案分享,到各項資源的整合,都讓我們對素養導向融
入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往後也能將所學實際運用在教學中~期待下次還能邀請到淑期老師!
6.謝謝林淑期老師,很受用喔.
7.謝謝老師精湛的分享。
8.分常棒,讓老師彼此分享課程教學,可轉換成原民語的教學活動。
9.感謝淑期老師,今天學到不同的教學資源和新
的教學方式技巧。
10.謝謝主辦單位和淑期老師的用心。 |
12 |
113學年度國小領域教學圈(第二區) 數學領域素養導向之數位教學工作坊(檢視) |
1.介紹素養導向評量內涵。
2.說明數學領域評量題型設計。
3.分析常見命題迷思。
4.素養命題實作與評鑑。
5.學員分享與團員回饋。 |
2025-03-19 2025-03-19 |
數學_國小 |
1 |
27 |
0% |
1.授課內容符合現場實務,有效提升老師素養觀念。
2.藉由實作、討論,學員可用於日後命題,或直接於課堂上進行實踐。 |
未能及早確認投影設備訊號源,以致投影機無法外接講師筆電。又沒有隨身碟,導致準備不順。
1.非常棒的引導,可以引起很好的討論。
2.講解得很清楚,實作討論收獲很多。
3.授課講師講解素養觀念更清晰。
4.謝謝今天講師和校長的分享,受益良多,會在之後課堂上試試看。
5.老師對素養題的解說很到位,透過小組討論實作,對如何出素養題有更實際上的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