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小組 - 本土語文小組 】簡介

 

(一)組織:

1.組織結構: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輔導小組設召集校長一人、閩語、客語、原民族語. 副召集校長各一人、專任輔導員一名、輔導員數名,推展本土語文教學。

2.學習型組織的自我成長:

  設置本土語言資源中心學校,每年由教育局核撥固定經費,擴充中心學校關於本土語言相關叢書或硬體設備,以提供全市本土語言教師作教學研究之用,並於每年辦理本土語言績優教師選拔。

3.培育優秀輔導團員:

  透過巡迴輔導與各校薦送,廣邀優秀本土語言教學老師進入輔導團,以達到知識與教學經驗傳承之成效。資深輔導團員則以鼓勵設計教學實驗、繼續進修深造和主動提出行動研究發現教學現場問題,以培育輔導團員成為精進教學的播種老師。

4.建立知識網絡以達分享機制:

  透過每週定點定時的團務研討,各位輔導團員分享教學現場的發現與策略,並將實作教學經驗分享。

5.主動提供教學資源以解現場基層教師的教學困境:

  團員主動尋找教學所需的資源,透過全市研習或巡迴輔導分享全市現場授課教師。

(二)輔導員專長

1.行政領導:

  課程教學輔導團本土語言召集、副召集校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與行政領導經驗,在領導風格上總能展現優質風貌。

2.教學策略:

  輔導員針對能力目標轉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轉化評量目標以及擬定實作評量指標等不斷研發與分享新的教學策略.活化教學課程。

3.教學活動:

  輔導員針對教學活動歷經數年的發展與實作在實作活動設計、口述歷史活動設計、探索社區活動設計、作決定教學活動設計、討論教學活動設計等都有實作教學經驗,並以行動研究方式、全市研習講座方式或帶領現場老師操作教學活動等,提升授課人員教學能力。

4.課程設計:

  輔導員參加相關專業成長研習及參與外縣市教學研討活動,集中於課程設計與本土語言教學,在本土語言課程設計上,能對基層教師提供良好的諮詢服務。

5.教材編擬:

  定期編撰閩南語、客家語、泰雅族語、阿美族語等教材讀本,同時也擴編補充教材、有聲書及互動式學習光碟。

6.多元評量:

  本土語言各組輔導員利用專業成長及研討,共同研發教學評量,發展有趣多元的評量方式,提供教師分享運用。

(三)行政運作或組織文化

 1.開放與多元:

  行政運作上的任何決策,開放全組提供各項意見,透過對話機制研討,關於研究議題則以全組成員有興趣和基層現場的發現包容並進,因此在研究面向較為多元。

2.尊重與包容:

  行政運作上對於尚未決議前的各種可能意見皆給予尊重和包容,議決之後則是全組通力合作以目標為導向的執行工作。

3.指導與提攜:

  資深輔導員指導新進輔導員,透過全市研習和巡迴輔導,以資深輔導員帶領新進輔導員,於擔任講座前先行示範並模擬現場情況,再讓每一位輔導員皆有上場擔任教學演示的機會。

4.理論與實作:

  專業成長係以理論為先導、接著將理論驗證到教學現場、進而透過巡迴輔導或全市研習機制與現場基層教師分享,從與現場教師的對談中去反思教學的困境進而產生專業成長的新議題。